韩枫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阳明古镇的重要板块,定位为‘潮流汇聚的慢生活街区’”;“最先推出的‘阳明心集市’滨河商业区,也成了附近百姓乃至全城市民最感兴趣的休闲去处。”近期,说起余姚的潮流头条,“阳明心集市”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但随着热度的渐退,与“开市”时“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的那段时间相比,现今市民却明显少了很多,笔者随机询向几位游客打听,他们一致认为,“集市”虽然打着历史文化的招牌,但商业气息有点过于浓重,美食也缺乏让人特别想吃的“冲动”。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作为商区而打造的“集市”,必然也少不了资本逐利的状况,但“阳明心集市”若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就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构建新的经营理念。
一方面,统筹经营管理是核心。作为城市地标重点项目,运营方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商业广场的经营模式,若是只将运营效果交给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以历史文化为卖点的特色商圈。政府要引导运营方注重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古镇特色文化的体现。比如,在入驻商家上运营方就应该要严格甄选,选那些更贴近古镇文化的经营商,而不是一味的“价高者胜”。同时在合作协议中还要特别注明,辅佐并配合古镇文化特色项目策划,来配套与众不同的餐饮服务和特色服务。就拿餐饮和手作店来讲,在阳明心学宣传活动中,餐饮店可以开卖“知行合一套餐”,“良知面条”等限定美食;在慈孝宣教活动中,手作亲子店可以推出制作限定“感恩卡片”来教育儿童对长辈要怀感恩之心。
另一方面,提高责任意识是关键。不仅运营主管部门,各个经营商也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以古镇文化宣扬为己任,不能唯商唯利,要明白自己同时也肩负着振兴和发扬余姚古镇文化的重任。尤其是“百年老店”,更要起好带头作用,在继承和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大力挖掘系列产品,讲好余姚传统特色美食故事,推动“老字号”,“餐饮名店”,“名小吃”建设,用现代经营理念传承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意识,推动连锁发展。
另外,转变宣传营销方式也是重要手段。宣传营销要围绕古镇文化,非遗传承等中心内容,不能仅以“某某品牌店进驻”“某某店成为网红打卡圣地”这类的词眼,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文宣,只能让人感到很“low”。其实,在热衷“古风热潮”,“乡土情怀”的当下,年轻人更喜欢潮流和传统相互交融的表现方式。比如,可以请知名歌手与姚剧表演艺术家合作,以姚剧表演艺术方式演绎潮流歌曲;可以邀请专业团队拍摄宣传主题微电影,讲好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的阳明“心”故事。
打造古镇特色招牌,要从打破传统经营理念做起。作为井头山,河姆渡等史前文明的发源处,作为阳明心学,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作为连续荣获全国百强县,最具幸福感城市,集历史,文化,潮流于一身的余姚古城,惟有把自己家门口的古镇项目做实做好,才能在别人问起余姚招牌时,都能够自豪响亮地喊出阳明古镇的名字。
(来源:余姚新闻网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