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相识
北京时间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探测器于12月1日23时许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据悉,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挖土”模式。
航天事业是国家标志性工程,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中国航空航天科技更是从一无所有到引领世界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航天人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月球车登月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任务,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高度依赖,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工程,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今年“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历绕月探测,着陆探测,取样返回三个阶段,将为我国下阶段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打下坚实基础,并载入全球探月历程史册。
可以说,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进步与成就举世瞩目,一枚枚运载火箭在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准确进入空间预定轨道,太空探测器的安全着陆,每一次航天领域重大事件都备受国外媒体和专家的关注,有力推动了世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成果。
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发射成功,到“嫦娥奔月”工程,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努力缩小与西方航天科技强国的差距。西昌,太原,酒泉卫星发射场承载了无数国人的飞天梦,航天梦和强国梦,在跨向广袤无边的太空的道路上,我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推进空间事业发展,谱写航天强国建设新篇章接续奋斗,勇攀高峰,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成就。
未来深空探测工作成本提高,风险增大,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十分广泛,要秉持开放合作政策,探究深空科学,开发航天新技术,新应用,更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等领域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国和巴西的资源卫星合作已有30余年,双方共同投资研制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成果共享;中国与意大利就电磁观测卫星展开合作,这种卫星可观测电离层变化,对中长期地震预报有很大价值。
(来源:余姚新闻网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