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
5日下午,市委书记奚明实地调研部分科技创新企业。他强调,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并重,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水平,加快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引领区,不断开创余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月6日《余姚日报》)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岁末年初,市领导站在“谋全局”的高度,调研部分科技创新企业,探索科技创新发展,为的是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水平。这一行为给出的积极信号是:掀起全市新一轮科技创新热潮,政府支持“一直在路上”;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是“十四五”时期全市上下必须要抓好的重点工作。
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必须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老老实实做功课,心无旁骛搞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就要瞄准科技创新发力的方向。就我市而言,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都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面对当前我市经济产业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我们既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又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打好科技创新主动仗。
科技创新的最终结果是转化应用。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做好成果的转化应用是关键。一方面,要杜绝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要依托我市规模市场和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人才是关键。要认真落实“科技强市”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既要多渠道培养,又要多手段引进,更要坚持“训出来用起来,引进来留下来”。各级干部既要切实当好服务创新人才的“店小二”,又要充分尊重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广泛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进而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关乎命运。迈入“十四五”,我市向科技强市进发的风帆已经高扬。让我们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抓科技,促创新,用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提升“余姚速度”的强大引擎。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