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润
前几天,保庆花园10幢10单元加装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这是我市老小区加装的第一部电梯,一时成了众多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解读这条新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内容。笔者在仔细阅读新闻后真切地感受到,和谐的邻里关系是这部电梯得以成功加装的关键因素,电梯加装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随着时光流逝,当年崭新的住宅楼变得陈旧了,住在楼里的不少居民也渐渐上了年纪,感到上下楼不方便了。正因如此,老小区居民要求加装电梯的愿望十分迫切。但是,是不是每一位老小区的居民都希望加装电梯呢?这未必见得。比如,一个单元里,住在高层的住户安装电梯的愿望相对更加迫切,而住在低层的住户不一定需要电梯。同时,对于低层住户来说,电梯加装以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采光,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他们对加装电梯持保留甚至反对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再比如,加装电梯会产生一系列费用,不仅电梯建设时有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电梯日常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费用,这些费用如何分摊?各种各样的问题实打实地影响着每一位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态度。根据我市老小区加装电梯相关规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以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应当经本单元全体业主同意;若单元内有业主为年满70周岁(含)以上老人或残疾人的,可经本单元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并在全体业主征求意见时无反对意见。这条规定对老小区加装电梯提出了并不低的门槛。在笔者的印象中,此前杭州,龙8游戏城网址等地在推进老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不少单元楼就因为过不了这道门槛,最终造成加装计划搁浅。从中可以看出,邻里关系是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个新课题。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关键是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的增长点,找准各方利益的结合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的是各级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带有普遍性的工作,但更多的是涉及几户几十户群众的小项目小事情。但项目再小事情再小,我们也应该把它当作基层社会治理的大课题认真对待,及时解决。老小区加装电梯就是这类只涉及部分群众利益的项目。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老小区加装电梯,技术上没有问题,政策上没有限制,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如何达到业主同意率。那么,符合加装条件的单元如何提高业主同意率,顺利装上电梯呢?街道,社区和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居民群众的主体积极性,组织楼上楼下的居民聚在一起好好协商,互助互谅,将心比心,共同寻求最大的共识,使这项民生工程真正造福群众。这个协商的过程,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也是促进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的过程。
邻里关系是最寻常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邻里关系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条件。各地不妨以老小区加装电梯为契机,引导居民群众走出家门,增加沟通了解,共同关心公共事务,在改善邻里关系的同时,齐心协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