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润
从报上读到这样一条新闻:每个星期三,北仑新碶街道备碶村都会组织村民开展“清洁日”活动,对村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区域开展地毯式清理。这个“清洁日”活动村里已经坚持了三年。随着“清洁日”活动的坚持开展,这个城中村早已甩掉了“脏乱差”的破帽子,变得越来越整洁有序。
一方面,备碶村每周开展“清洁日”活动,好在态度坚定,面对困难不是绕道而过,而是主动作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城中村往往与“脏乱差”连在一起。城中村的环境卫生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居住人口比较密集,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等客观原因。这些客观原因对城中村的环境卫生确实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的地方也想改变村庄面貌,但因为更多地考虑了客观原因,最后不了了之。诚然,如果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实际行动没有跟上,卫生死角依旧是卫生死角,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也无从谈起。面对客观条件带来的挑战,正确的应对办法是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补齐短板。
另一方面,备碶村每周开展“清洁日”活动,也好在不仅有坚定的态度,更有符合当地实际的举措。为了确保“清洁日”活动取得实效,村里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冲在环境整治行动的最前线,用看得见的变化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该村还把租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志愿者队伍,不仅壮大了环境整治队伍的力量,也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标。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必须全民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每个城中村面对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整治工作,实现从“居住其中”到“参与其中”的转变,这对每个城中村来说都是一条有用的经验。
城中村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中村的环境卫生事关城市品质。在政府部门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城中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各个城中村也应该像备碶村一样,从当地实际出发,主动作为,开展切实有效的整治行动,告别“脏乱差”,打造“洁优美”,给群众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